浙江在线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舟山新区  >  舟山频道 > 海洋经济新闻 > 民生新闻

公司+基地+贫困户,山海协作带来新模式和新资金 小蓝莓焕发脱贫大能量

http://zsxq.zjol.com.cn/   时间: 2020年09月08日 02:28:30   进入论坛  字体设置:

  从达州市宣汉县城出发,经1个多小时车程,即可看到一垄垄蓝莓树。路边立着一块巨大的牌子: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蓝莓谷千亩蓝莓示范基地。   

  2018年以来,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带来的新模式和新资金,让这座宣汉蓝莓谷焕发生机,带动当地两个村脱贫奔康。 

  浙川扶贫协作带来新模式 

  蓝莓谷位于宣汉县普光镇东南部大田村和花石村,年平均气温16.8℃,年均日照1488小时,缓坡地势多,土壤肥沃富硒,十分适宜蓝莓种植。 2015年逐渐形成蓝莓种植基地,但规模较小,当地两个村内还有不少贫困户。   

  舟山达州“牵手”3年来,定海先后向宣汉投入扶贫资金1.1亿元,其中,8000多万元投入到农业项目,集中打造“6341”(63:脆李、蓝莓、车厘子、玫瑰、枳壳、茶叶6个3000亩产业;41:蔬菜、青花椒、木瓜、柠檬4个1000亩产业)等特色产业。   

  为让扶贫资金有效“造血”扶贫,建立起“公司+基地+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企业成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主体,东西部协作资金入股,并通过以一定比例分红的形式,将部分收益分享给贫困户。同时,贫困村民还能从土地流转、劳动务工中受益。   

  四川假日田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该基地的一家蓝莓种植企业,也是扶贫机制的主要承担企业。负责人赵勇是达州市人,2015年起在大田村种植蓝莓,到2018年600多亩(40多公顷)。   

  赵勇介绍,2019年,浙川扶贫协作向公司注资450万元,他自己追加投资1000多万元,蓝莓园种植规模达到2300多亩(150多公顷)。   

  贫困户通过蓝莓产业脱贫   

  采访当日,大田村村民胡开梅戴着草帽,在假日田园蓝莓田内拔草。虽然辛苦,但劳作中品出了生活甜滋味。   

  胡开梅今年68岁,原住大田村四社,出村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自行车都没法通行。2014年胡开梅家被列入贫困户。   

  2017年,通过当地异地搬迁政策,政府为她家建了新房,搬离山沟沟,距离蓝莓园走路只需几分钟。   

  村里蓝莓产业的发展,让她摆脱了贫困。家里的一亩多地,以350元/亩的价格流转给公司。她在蓝莓园务工月工资少则七八百元,最多的一个月一千七百多元。年底还能得到分红。去年她家中共分到七百多元。   

  “家里有存款了吗?”记者们抛出这句话把她逗乐了,她笑着说:“多少有一些。”   

  胡开梅说,现在手头宽裕了,想吃什么买什么。“在村里住新房,有钱赚,多舒服啊。”   

  据了解,大田村、花石村两村原有贫困户200多户800余人,通过蓝莓产业的带动,均已脱贫。   

  延伸产业链让村民脱贫不返贫   

  村民脱贫不返贫的关键,在于企业长远发展。对此赵勇很有信心。“这里种出来的蓝莓口感好,不愁销路。”赵勇告诉记者,公司鲜果蓝莓销至重庆和西安大型商贸市场,价格高达100元/500克。 

  目前公司老基地年产鲜果450吨到500吨,浙川合作新增区域明年也将挂果,并逐渐进入丰产期。   

  有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撑腰”,赵勇胆子更大了,信心更足了,正谋划着等产量足够后建工厂,做大蓝莓深加工。   

  政府部门也在谋划,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集基地种植、观光采摘、农旅融合为一体,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万亩蓝莓产业示范园。   

  “届时,我们需要的劳动力会更多,扶贫资金的分红比例也会提高。”赵勇说。   

  可以预见,随着蓝莓产业的做大做强,当地农民可从中长远受益。


来源: 舟山晚报   作者:    编辑: 滕蓉
打 印】【 顶 部】【 关 闭
转发: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版权声明
  凡注有舟山新区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舟山新区网消息”的稿件,均为舟山新区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舟山新区网”,并保留“浙江在线·舟山新区网消息:”电头。
联系电话:0571-85311044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浙ICP备0500214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