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普陀区检察院联合六横镇政府在六横杜庄古树群中竖起了“古树群检察公益保护牌”。这是普陀区检察院海洋资源和海岛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创新基地设立以来,在辖区内树立的第三块古树公益保护牌。
六横杜庄古树群面积0.2公顷,共有23棵百年以上古树,以黄连木和朴树为主,平均树高17.5米,最大的树龄有420年。在竖立的公益保护牌上还明确标注了检察监督举报热线。
据了解,这项古树保护工作起源于一条公益举报线索。去年12月,市政协委员向普陀区检察院反映:有一株树龄约200年的红楠树紧邻东港街道陈家后村安置房建设工地,有被损毁的危险。检察官们当即前往工地进行查看。“我们到现场后,看见这颗古树紧邻工地,生长环境令人担忧。又由于无人进行日常管理养护,生长状况不容乐观,急需落实有效措施加以保护。”普陀区检察院党组成员胡胜说道。
随后,普陀区检察院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希望能组织对古树的认定,并采取相关措施,并对周边具有一定树龄的树木进行排查,对符合条件的古树进行认定和保护。相关单位根据《浙江省古树名木认定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技术人员对这棵红楠树进行了现场踏勘,确定其为古树名木。并根据《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的有关要求,对这棵古树进行档案的建立,明确了它的树龄、保护等级和养护人,并落实了相关经费对该树木进行保护方案的编制,落实施工单位进行保护性施工。“从小我们就在这棵红楠树下乘凉,现在看见它被好好保护起来终于放心了,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在树下乘凉。”陈家后村的村民看着被保护起来的红楠树欣慰地说道。
在我国,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是自然界的珍贵遗产,属于重要的国家财产和自然资源。“在办理这起案件时,我们了解到普陀还有很多这样的古树,人为因素加上自然灾害,部分古树名木出境岌岌可危,急需我们检察机关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进行保护。”胡胜说道。
6月19日,省检察院正式确立普陀区检察院为海洋资源和海岛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方向为海洋资源和海岛文物保护。海岛文物古树保护成为了其中重要的保护项目。
随后,检察官们多次前往普陀山和六横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显示,在普陀山有罗汉松古树群、红山茶古树群、台湾蚊母树古树群等古树群,古树达到了350余株;在六横有杜庄古树群面积0.2公顷,平均树龄236年,最大树龄420年。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古树,普陀区检察院联合六横镇政府、普陀山公用事业管理中心、市检察院普陀山检察室分别在六横杜庄古树群、普陀山罗汉松古树群、台湾蚊母树古树群竖起了古树群检察公益保护牌。
下一步,普陀区检察院将和相关职能单位加强协作配合,提档升级古树保护工作,共同形成古树保护的合力。检察官们会加强日常定期巡查,一旦发现问题,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保护古树的责任。如果发现有人为破坏古树的行为,将对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通过一系列公益诉讼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和游客珍爱古树、保护古树的意识,努力形成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在“公益保护伞”下,让普陀区的古树名木都能健康生长。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通讯员 陈英 编辑: 滕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