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舟山新区  >  舟山频道 > 海洋经济新闻 > 图片新闻

定海这个“集市”真奇妙 垃圾能换小商品

http://zsxq.zjol.com.cn/   时间: 2019年08月07日 08:06   进入论坛  字体设置:

在舟山市定海区有一个叫马岙的古村落,有“海上河姆渡”之称,五六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

这个古村落有个村民常去的打卡点——“垃圾集市”,每逢周二、周五,村民会将家里的可回收垃圾提前分类,拿到“集市”兑换积分。

一个周五的下午,村干部林凯华刚打开“垃圾集市”大门,就瞧见村民林养国拉着满满一三轮车的“宝贝”赶来。“老林,今天又带了些啥?”林凯华走上前一看,玻璃瓶、矿泉水瓶、旧灯管、旧衣物……货可真不少。

林养国先拿出四只玻璃罐,丢进贴有“玻璃”标签下方的垃圾桶,转身又拎起两袋旧衣物丢入一旁“纺织品”的垃圾桶。随后,他又将废电池、旧灯管、塑料桶分别投入对应的垃圾桶内。

“这么一算我有38分了,又能换东西啦。”林养国这回兑换了两包纸巾、一块肥皂、一包垃圾袋和一条围裙。这些生活用品都是由村委会出资采购,用于兑换的。

这是发生在“垃圾集市”上的平常一幕。在这里,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均被分类临时存放,并细分为纺织品、废电池、玻璃、塑料等10余个门类。工作人员按村民投放数量和投放准确性,每次给予1分、2分或5分的积分币,攒到一定数额后就可以兑换生活用品。

“垃圾集市”受热捧,源于马岙村实现精细化分类垃圾的新探索。

马岙村从2015年开始投建较完善的垃圾分类设施,把垃圾分为“可堆肥”和“不可堆肥”,给每户家庭发放两个垃圾桶,投放不同垃圾。

2018年4月,为了让垃圾集中处理向垃圾资源化利用转变,马岙村把“不可堆肥”垃圾分为“可卖”“不可卖”两类。其中,“不可卖”垃圾送到垃圾焚烧发电厂,“可卖”垃圾则由村民自发分类后送到“垃圾集市”,再运送到环保回收公司,处理后实现二次利用。

“要让村民接受并实施垃圾分类,难么?”记者笑着追问。这一问,一下子打开了林凯华的话匣子。

“难!”林凯华说,马岙村有1600余名居民,老年人就占了近三成,要把他们几十年丢垃圾的习惯改过来,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为提高村民精细化分类垃圾的意识,林凯华和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每天走街串巷,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讲解如何正确分类。在投放环节,林凯华更是挨家挨户检查村民投放的垃圾是否符合分类要求,对分类不彻底的做好记录,耐心劝导村民将垃圾分好类后再投放。

仅提高意识还不够,还得把老百姓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2018年4月,马岙村的“垃圾集市”应运而生。村民纷纷把家里的可回收垃圾拿到“集市”,兑换积分。大家对垃圾分类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

“现在有近9成村民家里实现了垃圾精细化分类。”说起这个数据,林凯华有些骄傲。

正是有了你追我赶的垃圾分类意识,如今的马岙从改变卫生状况起步,迎来了美丽蝶变,逐步形成以古建筑、田园景观等为主体的核心旅游区。据悉,今年来马岙观光的游客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5%。

感言

定海区委书记庄继艳:垃圾分类是一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民生工程。我们党委、政府要强化宣传引导,巩固长效机制,切实做到垃圾分类前、中、末端各项环节共同推进,真正让垃圾分类走进百姓生活,融入百姓意识,成为百姓习惯。

链接

定海农村垃圾分类亮点工作:近年来,定海区以“户分、村运、镇集中”模式,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成功纳入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置模式,累计打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村71个。目前,除拆迁改造村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村已实现全覆盖,实现了垃圾分类城乡一体化推进。2018年以来,全区共发放入户宣传指导手册7万份,小型有害垃圾袋56万个,购置公共分类垃圾桶11000余个,户分垃圾桶37000余个。目前,定海区所有农村镇(街道)集镇区生活垃圾都已实现第三方一体化清运。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 郑元丹
打 印】【 顶 部】【 关 闭
转发: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版权声明
  凡注有舟山新区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舟山新区网消息”的稿件,均为舟山新区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舟山新区网”,并保留“浙江在线·舟山新区网消息:”电头。
联系电话:0571-85311044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浙ICP备0500214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