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舟山新区网4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宁璐 通讯员 李宛蝶)我叫郑月亚,是普陀区六横镇小湖社区村村民,今年66岁。
从我14岁开始,每逢清明,我们一家就会上山给一位名叫倪文虎的烈士扫墓。我们总是恭敬地摆好酒菜小碟,向长眠的英雄致意。
52年来,我们一直默默守护着这座烈士墓。去年4月,我的母亲李香莲走了,弥留之际,她拉着我的手,一遍又一遍叮嘱:“不要忘记倪文虎烈士,记得要去扫墓……”
半年情 守护一辈子
我们一家人家对倪文虎烈士的深厚感情,来自半年的朝夕相处。
1967年3月17日清晨四五点,消息传来,山洞塌方,正在进行国防施工的倪文虎排长牺牲了。倪文虎半年前跟着部队来到小湖,就住在我家所在的院子里,听到这个消息,母亲泣不成声,从不轻易流露情感的父亲也红了眼眶,整个院子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当年14岁的我无法相信这是真的,前一天晚上倪排长唱唱笑笑带着战友们出门打坑道的情景还在眼前。倪排长才26岁,听母亲说,本来下半年就要结婚了……
白白的皮肤,圆圆的脸,见到村民总是腼腆一笑,倪文虎的样子至今留在我的记忆中。那时糖果是稀罕物,倪排长总是将每月家人从杭州寄来的糖果分给院子里的小孩;去外面开会,也常常带铅笔、本子回来分给大家,深得村民喜爱。
倪文虎被安葬在村北面的山上。倪文虎的家人都在杭州,当年从杭州来六横交通十分不便,倪文虎亲属恳请我母亲照看他的墓地,母亲一口答应了下来。“倪排长这么年轻,来到小湖,为的是保卫一方平安。他将生命留在了这里,我这一辈子都要守好这座墓。”这句话,母亲生前说过太多次,深深印在我的心里。
上山的路并不好走,每年清明前后雨水特别多,脚下的石板长满了厚厚的青苔。每次来,我都要缓慢地一步一步向前走。
记得有一年,我扫完墓挑着杯盏下山,结果脚下一滑,整个人滑下去好几米,挑着的东西滚落一地,好在人没摔伤。
有人劝我说,坚持这么多年也差不多了,以后别去了。但我从未想过放弃。
一家人 坚守半世纪
烈士墓隐藏于山林间。拾级而上,台阶虽长满了青苔,却格外干净整洁。今年村里专门派人清理了周边的杂草,后来我又拿扫帚清扫了一遍,这才看得见这条上山的路。往年这时候来,面前全是芦柴,光砍出一条路,就要花大半天时间。有一次,因为不小心,我的脸被芦柴划到,血红的一条,整整一礼拜才逐渐消退……每年来都要除草,镰刀已经数不清用坏了多少把。每次除完草,手上免不了扎进一枚枚刺,只能回家让子女帮忙挑出来。
每年,在倪文虎墓前,我和家人都会俯身将一束白菊摆放好,并轻轻拂去墓碑上的灰尘。墓碑镌刻着一行字:“倪文虎烈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三六六部队二十一分队四小队排长,中共党员,一九六七年三月十七日因国防建设而光荣牺牲……”
光阴似箭,一转眼52年过去了。记得30多年前,母亲因为青光眼,双眼几乎失明,平时在家都不怎么出门,但每到清明却坚持在子女搀扶下,走几百米山路,只为给烈士上支香。“只要还走得动,我就要去给倪文虎烈士扫墓!”2011年,母亲最后一次上山扫墓,是外甥背上去的,当时她已年近九十。
再相逢 承诺沉甸甸
今年清明到来之前,我已经上了两趟山。等清明节当天,我还会约上妹妹,带上子女,一起去缅怀烈士。
我们一家早已将倪文虎当成自己的亲人。10多年前,我们去烈士墓前祭扫,历经30余年风吹日晒,烈士墓已经非常破旧,坟冢上的石块都裂开了。我们心急如焚,为了保证陵墓坚固,到处想办法。
2004年3月,在各方努力下,倪文虎烈士墓进行了修葺。修葺后的烈士墓两边各新砌了一块1米高的石板,记录下烈士的籍贯、生平等信息,还浇筑了一条百来米长的上山水泥路,以便后人来祭奠。
我们守护烈士墓的故事,在小山村里口耳相传。后来通过媒体的报道,失去联系多年的倪文虎亲属也从杭州赶来祭拜。时隔半个世纪的“重逢”,让我们两家人泪眼朦胧。“是你们让文虎在异乡有了家,有了亲人,你们的情谊我们一辈子铭记在心。”临走前,倪文虎的嫂嫂拉着我们的手久久没有松开。
我有三个子女,在他们还很小的时候,我便带着他们上山扫墓。如今,我也常常跟6岁的孙女讲烈士的故事,告诉她眼前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我会接替母亲,一直守下去,直到走不动路为止。”我和母亲一样,许下这份承诺。
来源: 作者: 记者 黄宁璐 通讯员 李宛蝶 编辑: 姚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