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峙学校
46,是今年舟山市普陀区虾峙学校各年级学生加起来的总人数。
这所位于虾峙岛的小学,受当地“小岛迁、大岛建”趋势的影响,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如今已成为普陀区为数不多的海岛小学里最“迷你”的一所。
它会是什么模样?
6月,我们搭乘客轮从沈家门墩头码头前往虾峙岛。翻腾着暑热的咸味海风一路拂过,1个多小时后,我们抵达这座外形像只小虾的海中小岛。
学校很好找。从虾峙栅棚码头出发走沿海公路,看到房屋密集的岙口往里拐,一圈素色建筑中,最显眼的那片就是了。
宝蓝色竖条装饰的淡黄色墙体,干净宽敞的红色塑胶跑道,还有点缀校园各处的葱葱绿植。当地人都说,这所全岛仅存的学校,是虾峙最有活力的地标。
回归
虾峙“海娃”到母校任教
教孩子做人生“王者”
“我想说其实你很好,你自己却不知道。”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
……
上午8时刚过,早读结束,虾峙校园里放起了响亮的流行歌曲,全员眼球操和韵律操的时间到了。
因为没有适龄学生,今年学校里没有三年级,教学楼4楼的六年级人数最多。讲台前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陈超辉是90后,她领着14个孩子一起跳操。整齐划一的手势和脚步,透着挡不住的朝气。
和陈超辉聊起来得知,虾峙学校15名老师里,她的经历比较特殊——她小学的6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陈超辉是土生土长的虾峙人,2004年小学毕业后,爸妈带着她搬到沈家门定居——这条轨迹和近年来大多数离开海岛的家庭类似:随着舟山“小岛迁、大岛建”政策的推行,不少有条件的家庭举家搬往本岛。
2014年,陈超辉通过普陀区教育局招考,其虾峙户籍让工作人员留意到了她:“把你分配回虾峙,愿意吗?”
“愿意呀。回母校当老师,多有意义。我当然愿意。”陈超辉爽快地答应。暑假刚过,她就拖着行李箱,来虾峙报到。
虾峙学校教师陈超辉在上课。 记者 李灿 摄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校园已经焕然一新。记忆中教学楼外墙上画着穿红肚兜、紧紧抱住金色大鱼的“海娃”也不见了。更让她“不习惯”的是,当时全校学生加起来只有100多人。
“就是人少点而已嘛,没关系的,只要我用心好好教,小班还更有优势呢!”来都来了,陈超辉这样“安慰”自己。
陈超辉说起曾经教过的一个小男孩:“有一次我们班在做一套教辅材料上的练习卷,他前面的题都答得很快,到作文时,却突然停了笔。这是个很常见的作文题,《我的妈妈》。但他没有妈妈。”发现不对劲,陈超辉很快走到男孩身边,低下头轻声对他说,“没关系,你不用按题目要求来,平时奶奶对你照顾比较多,你就写奶奶吧。”
从前在虾峙上学的时候,陈超辉很少在意身边同学的家庭背景,回来当了老师才观察到,现在留下来的部分孩子,有的父母离异,有的父母身患疾病,还有的是父母在岛外打工、家中只有老人照顾。
“在这里当老师,我们不仅要关心孩子的成绩,也要关注他们的情绪、他们的家庭。”陈超辉有个习惯,每月都会和班里的孩子们回一趟家,说是家访,其实也是找机会和家长、孩子谈谈心。
3年前的一次家访中,一个学生的奶奶向陈超辉“求助”,“他老是捧着手机玩游戏,我们管不了他,陈老师你帮我说说他。”后来接连好几个家长也反映了同样的情况,陈超辉决定想个办法。
一向对手游不感兴趣的她专门在网上找教程学习,然后悄悄“潜”入孩子们的游戏好友圈。因为操作水平高,不少孩子对她刮目相看,“陈老师,没想到你这么厉害,以后多带带我们啊。”
“带你们没问题,但你们得答应我,只有双休日才能玩,期末考试前大家都‘禁赛’。”和孩子达成约定后,陈超辉“乘胜追击”,把游戏中的段位引入班级“力争上游好榜样”的评选中,激励孩子们在日常学习中好好表现,“我们不光要在游戏里当‘王者’,更要做人生的‘王者’!”
2018年,陈超辉把班级带到毕业,这句热血口号也写在了她为孩子们特别准备的毕业蛋糕上,这些孩子现在都升入了沈家门第一初级中学就读。
启程
上岛校长“碎碎念”
为了一个都不能少
“下楼慢点,不要摔跤”“饭盒记得带上”“洗手仔细点,洗干净”“座位间隔开一点”……一个留着利落短发的身影在教学楼和食堂间来回忙碌,语气充满关切。
这是48岁的校长毛红霞。11时到12时,学生用餐时间,她一刻不歇,从教室一路引导,陪着各班班主任把孩子们带到食堂里。4月底开学到现在,那些“碎碎念”的嘱咐,她一天不知道要在孩子们耳边重复多少回。
这天的午饭有豆泡烧空心菜、酸辣土豆丝和火腿肠炒蛋,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营养午餐是免费的,从2018年免费发放到现在,已近3年。
2017年,在舟山本岛一所中学担任高级语文教师的毛红霞,得知虾峙岛公开选拔校长的消息后,很快报了名,“我的孩子已经上大学了,我没牵挂,我去吧。”
正式竞聘前,区里组织了一场3天的实地调研,让大家亲身感受一下海岛氛围,同时给海岛小学提些实质意见。
毛红霞是舟山本地人,但是头一回踏上虾峙岛,没想到一来就被一种细小到几乎看不见的小虫来了个“下马威”。
“一叮就红一大片!”这种本地话叫“欧钻”的小虫很厉害,人被叮后又痒又疼。那几天,毛红霞被“欧钻”折磨得不行,但更重要的任务,她没忘。
毛红霞每天上下来回,一天光在学校就能走上万步。到了晚上,她就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在本子上:很多学生由爷爷奶奶抚养,到了午餐时间,老人来送饭很不方便;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不好,好几年都没出过岛;学校规模虽然小,但好在空间够,教室布置得当,可以给孩子们开展特色课程……
实地调研后,毛红霞更觉得自己该来了:“每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他们的家长一定也希望,有人愿意用真心为学校做些改变,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条件。”
普陀多海岛,对于区里的很多老师来说,“去海岛”不是个陌生的词:为了让孩子们“一个都不少”、在家门口就有学上,每年区教育局都会统筹资源,通过招考、选聘等方式,抽调优秀教师去各个离岛任教,任期3年以上。
但真正决心启程去海岛,还是要鼓起勇气的。
毛红霞告诉我们,虾峙在全区住人海岛中不算最远,但因不是热门的“旅游岛”,往返本岛班次较少,遇到常见的台风、起雾等天气,更是可能延误甚至全线停航,进出并不方便。对他们这些家在岛外的老师来说,来虾峙教书,就意味着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工作、吃住都在小岛上,只有天气好的节假日才能回家。
“最怕的情况就是,下午四五点最后一班船走了,家里来电话说有个什么急事。”去年有个晚上,毛红霞接到妹妹电话,说母亲突发疾病被送去医院,问她能不能赶回来帮帮忙,毛红霞只能流着泪回答妹妹:“我明天一定坐最早一班船回家。”
除了帮学生们成功申请免费营养餐,这几年,毛红霞还向镇政府、教育局打报告、递申请,给学校添置了先进的教学设备。现在,每学期孩子们都可以利用智慧黑板,与岛外的普陀小学联动进行40多节互联网+课堂学习,感受大班上课的活跃氛围。毛红霞还主动扛起监管责任,领着孩子们坐船出岛逛逛少年宫和儿童公园,开拓眼界,“海娃”们的社会实践再也不仅限于“环岛游”……
我们遇到的每个孩子,见到毛红霞都会热情地喊声“校长好”。去年10月,学校举行美食节义卖活动,毛红霞在接待客人没来得及去,就有家长陪着孩子跑到3楼办公室喊她:“校长校长快来。我们做了好吃的,记得来尝!”毛红霞成了孩子们亲密的伙伴。
虾峙学校学生在劳动教育上学习渔网编织。
坚守
打船拳画大海
特色教育温暖多多
下午3时40分左右,最后一节课上完,学校特地为“海娃”们免费开设的“四点钟”课堂开始了。今天有“舟山船拳”课,大喇叭里响起一阵洪亮的鼓声,楼梯上陆续跑下来十几个穿红色练功服、系黄腰带的同学,操场变得热闹起来。
“让海天为我聚能量,聚开天辟地,为我理想去闯……”孩子们很快分成3排、列好阵型,跟着这首《男儿当自强》打起拳,有模有样。
后排的小朋友还站不太稳,打了个踉跄,一旁的船拳社团指导老师丁凯凯走到他旁边扶了一下,课程继续进行。
丁凯凯是学校唯一的体育老师兼副校长,圆脸、寸头,笑起来憨态可掬,“船拳是我们舟山渔民抗击海盗过程中,自己发明的拳术。动作比较符合在渔船上颠簸的状态。”
虾峙学校的老师里,丁凯凯是留守时间最长的一位。他2008年从西安体育学院毕业后来到这里,每周给全校孩子上9节体育课。
12年,他在这儿娶妻生子,看着学校条件越变越好,从煤渣跑道换成塑胶跑道,同时也见证学生从当年的近300人变成现在的46人。虽然心里不是滋味,但他说:好好陪伴留下来的孩子们更重要。前几年,丁凯凯把船拳引入校园,不少孩子被潇洒的动作吸引,纷纷报名学习。
也不是没想过走。2017年,同为虾峙学校老师的妻子调回普陀,就带着儿子回到本岛上幼儿园,本想着丈夫能跟着回来照顾照顾孩子,丁凯凯却总说自己“下不了这个决心”。有一回表格都填好了,临到要上交时,他还是变了卦,“要不还是下回吧,这里的孩子也需要我。”
电话那头,妻子怨他也理解他:“你这是对小岛有感情了。”一晃又3年,儿子现在上小学二年级,丁凯凯每次回家,总是尽力留出完整的时间陪伴家人孩子,“就尽量弥补吧。”他笑笑。
虾峙学校学生练习船拳
“9月开学。这里的孩子可能还要少了。”丁凯凯说,不知道还能陪学校待多久。
这个问题谁也给不出答案。但在此之前,无论学生和班级的数量怎么变,各科老师们还是严格按照区教育局“1个班3名教师”的标准来配备——学校在一天,课就继续上。
快到17时,阴晴不定的海岛下起瓢泼大雨,好几位老师撑起大伞开始接力,把没带伞的孩子从教学楼带到校门口,送到家长手里。
送完所有的孩子,天色已暗,我们决定在校园里再走走。
渔网、钉绕画、木片画、海洋烙画……走廊上这些白天没来得及细看的学生作品,在灯光下很精致。
“受家庭状况和经济条件的影响,我们有些孩子会比较内向,甚至自卑。但只要我们肯挖掘,就能发现他们的潜力。”毛红霞一边给我讲解作品,一边说起一件她很骄傲的事儿。“去年和前年,我们连续两年在省里中小学生艺术节中拿了奖!获一等奖的立体造型《我的小小世界》和获三等奖的绘画《赶集》,就是我们老师和孩子一起完成的,展现的都是海岛小镇特有风情。”
离开虾峙的时候,又是个大晴天。回头望去,小岛渐行渐远。但我们知道,这里每天的故事依然温暖。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李灿 通讯员 李蒙 编辑: 滕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