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舟山新区网 > 新区规划 > 新区概况

数说舟山海洋科技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说明书(九)

http://zsxq.zjol.com.cn/   时间: 2011年07月16日 22:35  进入论坛  字体设置:

摘箬山岛海洋科技示范岛效果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海洋科技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海洋科技的内涵和外延非常庞大,而在舟山,这几乎所有的涉海类经济形态都与海洋科技紧密相连。

  那么,舟山的海洋科技实力如何,未来我们又该朝那个方向发展,本期文章将给出一个答案。

  --------------------------------------------------------------------------------

  数说舟山海洋科技

  353项,9000多万元

  去年,共实施市级及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53项,其中国家级17项,省级189项,市级项目132项,争取到省部科技经费支持9000多万元,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助推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32家,18家

  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6家,省级科技型企业77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45家。已培育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8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研发中心13家。

  208家,43.3亿元

  我市两家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定海挤出成型设备及其基础件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普陀海洋生物与生化产品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08家成员企业,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3.3亿元、销售收入41.7亿元、创利4.52亿元。

  43家

  与名院校建了43家创新载体,其中去年新引进创新载体8家。据对其中28家创新载体抽样调查统计,实际建设总投入3.13亿元,科技人员总数达725人,完成在研项目140项,投入研发经费总额5.3亿元。

  N个项目

  浙大舟山海洋研究中心获得浙江省公益性科技项目6项,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15项;组织申报10项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1项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和9项国家人事部引智计划项目。已申报13项省部级科技项目,参与舟山引智园项目8项,2010年市校合作项目15项。

  5000平方米,30公顷

  全市拥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两家,舟山市创意软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已达到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直接用于入孵企业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已有20多家软件开发企业入驻。位于岛北工业园区的市级海洋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正在建设之中,该创业中心孵化器占地约30公顷。

  579件

  2010年,我市共申请专利579件,其中发明专利193件,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3.67%和89.2%;授权专利376件,其中发明专利33件,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6.3%和65%。新增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6家。目前全市已有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0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54家。

  打造“一城、一园、一岛、一院”

  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核心区块

  主要位于舟山体育馆东面,土地面积约900亩,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布局建设科技创业园、软件与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国际外包服务中心等平台,并建设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

  围绕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重点开展海洋生物医药、水产品精深加工、船舶及船配设计、海水淡化、海洋再生能源、海洋环保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发展信息软件、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

  舟山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建设舟山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促进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在舟山的集聚,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在船舶、海产品精深加工、电子电器、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开发一批对舟山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养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与医药、现代港口物流等海洋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舟山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摘箬山岛海洋科技示范岛

  将摘箬山岛建成集科研、示范、旅游、休闲、生态为一体的国际级海洋科技示范岛。该岛及其近海海域将建设成为海洋技术装备、海底观测系统、深海科考仪器等国家级海洋装备科研实验基地,打造国家级海洋技术海上公共试验场。

  国家层面的海洋科技示范区是摘箬山岛建设的核心内容,涵盖了海岛新能源互补开发利用技术示范(智能电网)、海岛供水系统示范(海水淡化工程等)、海洋产业技术示范、微藻能源示范、智慧海岛技术示范、海岛环卫处理系统示范、海洋科技展示等。“海洋科技岛”建成后,岛上电力供应主要利用风力、太阳能、潮汐等本岛资源,用水主要来自本岛降雨、海水淡化及高效的污水回收与再利用,实现岛屿生态系统的零排放、零污染和良性自循环。同时,还将利用计算机系统集成和通讯信息技术方法,实现岛屿的智能化管理。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位于舟山市海洋科技(人才)创业园内,成立了由国内外海洋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并拥有高级职称科技人才345名,博士61名。

  研究院设海洋公共实验室、船舶设计研究中心、造船技术研究中心、海洋工程与环境研究中心、海洋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海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水产养殖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研究院是浙江省重点支持建设的海洋科技创新服务载体,整合了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二所、宁波大学和浙江海洋学院等省内外涉海科研院所的有关科技力量,依托舟山良好海洋产业基础,围绕海洋产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开展应用技术创新、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技术中试开发、技术引进与成果产业化应用、产品检验检测、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技术与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科技创新服务。

  专家学者解读海洋科技

  海洋科技的实力决定舟山的竞争力

  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胡高福

  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了人类要从海洋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依赖性。

  从古代指南针的发明、造船技术的发展、动力的革命,每一次科技上的突破都让人类涉海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资源的利用程度有了极大提升。人类从陆地到海洋,从近海到远洋、深海的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海洋科技的有力保障,可以说,离开了海洋科技就谈不上海洋经济。

  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推出并实施了发展海洋科技的国家战略。而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个中国特殊的海洋区域来看,要搞好海洋经济,就必须以海洋科学技术为依托。舟山应该跟上这个趋势,在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要通过海洋科技来提升渔业、航运等这些传统海洋产业,更要通过海洋科技实力的提高,大力发展战略性的海洋新兴产业,实现“科技兴海”。

  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海洋高新技术必将成为海洋经济向纵深推进和发展的动力源,舟山要抓住这个时代机遇,大力发展诸如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海洋能源开发、海洋装备工程产业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这些海洋高端产业。

  人类在探索海洋中所需要的科技不亚于向太空发展中所需要的科技,海洋科技和太空科技一样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和一个区域的实力和竞争力。因此,舟山群岛新区的核心竞争力也取决于海洋科技的实力,况且舟山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在发展海洋科技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大力投入。

  利用各种资源提升舟山科技实力

  舟山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陈文斌

  “十二五”期间,舟山市面临着建设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重大机遇,要把舟山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现代海洋科教基地。除了构建“一城、一园、一岛、一院”大平台外,我们还将利用各种资源来提升舟山的海洋科技实力。

  要推进产学研合作,集聚海洋科技资源,从国内来看,已经有很多院校来舟山进行对接,目标建设中科院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舟山海洋中心、中国海洋大学舟山海洋科技研发中心、大连海事大学舟山航运研究中心等一批研究机构。从国际上来看,重点打造“舟山国家海洋科技国际创新园”,这是我国第五个国际创新园,也是唯一一个以海洋为特色的国际创新园。另外要将龙头企业和国内名院校进行整合,建设海洋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人才方面,要建设国家级外国专家引智园,提高浙江海洋学院和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科技研发能力,并培育一批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

  科技局要着力组织实施科技攻关、加大高新技术应用转化力度,同时做好科技服务,助推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

  这几年,政府对科技的资金投入增幅是十分巨大的,“十二五”期间,力度将继续加大,并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个科技投融资体系,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提供各类科技优惠贷款,完善多元化的科技创新融资体系。

  下一步,还将依托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先行先试的优势,积极在科技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上进行创新,进一步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来源: 舟山晚报   作者: 袁甲    编辑: 潘洁
打 印】【顶 部】【关 闭
转发: 转播到腾讯微博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版权声明
  凡注有舟山新区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舟山新区网消息”的稿件,均为舟山新区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舟山新区网”,并保留“浙江在线·舟山新区网消息:”电头。
联系电话:0571-85311044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浙ICP备0500214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