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舟山新区网 > 新区规划 > 新区概况

舟山海洋文化概览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说明书(七)

http://zsxq.zjol.com.cn/   时间: 2011年07月16日 22:35  进入论坛  字体设置:

  舟山与海结缘,其文化因海而生,我们称之为海洋文化。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舟山拥有的海洋文化亦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它将在国家开发海洋的时代中,作出独有的贡献。

  舟山有怎样的海洋文化资源,舟山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本文将为您一一呈现。

  舟山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

  海洋历史文化

  舟山的马岙是人类最早走向海洋的地方之一,早在五六千年前,马岙创造了“海岛河姆渡文化”,被誉为“东海第一村”。

  定海古城已有1200多年的建城历史,比中国许多沿海城市如上海、大连、青岛等要早得多。定海古城作为海洋历史文化遗产,古迹众多,是全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

  海洋交流文化

  舟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徐福东渡、鉴真东渡、遣唐使往来、郑和下西洋都曾将舟山作为始发站或中转站。

  明朝嘉靖年间的六横双屿港,是亚、非、欧各国商人云集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之一,在中国海洋经济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海洋军事文化

  舟山群岛是华东门户,历来为海防要塞,兵家必争之地。爆发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定海保卫战,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意义。而舟山作为“双拥文化城”,驻舟部队既是舟山特有的政治优势,又是舟山独特的海洋文化优势。

  海洋渔业文化

  舟山渔场是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沈家门渔港是世界三大著名渔港之一。舟山在渔业生产中形成古朴、粗犷的生产、生活、礼仪、游艺等习俗,产生了以“舟山锣鼓”和“舟山渔民号子”为代表的具有舟山特征的海洋艺术。

  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海洋生物、水产品开发加工、海鲜美食、渔港景观、渔民习俗、渔村古居、赶海野趣等充分显示了舟山渔业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海洋宗教文化

  “海天佛国”普陀山集佛教圣地与海山风光于一身,是世界上唯一位于海岛的佛教名山,“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推崇第一山”,在国内外特别是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观音文化的地位,使普陀山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之一。

  海洋民俗风情

  舟山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礼仪习俗、海岛时令习俗等,是东海渔区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中国沿海风俗中颇具特色。其中有神秘的船饰文化,别具一格的渔民服饰文化,海洋气息的风俗习惯,奇特的婚嫁礼俗及庙会、灯会等民间文化习俗。

  海洋文学艺术

  舟山的海景吸引古代众多的文人墨客,王安石、陆游、范成大等人都在舟山留下过富有海洋气息的诗文,比较重要的作品有柳永的《煮海歌》、张岱的《海志》。

  舟山海洋民间艺术异彩纷呈,“舟山锣鼓”“观音传说”“舟山渔民号子”“渔民开洋、谢洋节”“传统木船制造技艺”5个项目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海洋旅游文化

  舟山拥有普陀山、嵊泗列岛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岱山、桃花岛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的举办,使舟山人文资源优势转变为海洋旅游的现实优势。

  涉海名人文化

  舟山是近代民族工商和外贸史上“宁波帮”的发祥地之一,较为著名的人物有朱葆三、刘鸿生、安子介、董浩云等,他们为舟山留下了一笔以儒商文化为特征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要以我市具有比较优势、市场前景良好的海洋文化资源为基础,在海洋文化资源发掘、文化符号提炼与文化咨询服务中创新文化内容产业。大力实施创新引领策略、产业链发展策略、品牌提升策略和人才集聚策略。

  一要抓好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内涵挖掘,二要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促进政策的健全完善,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三要抓好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市场开拓,建立健全专项治理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推进文化市场体系规范化建设,四要抓好大项目带动和产业园区建设,以大项目为中心,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承接长三角以及周边区域大项目的辐射,催生特色产业链。

第三届中国海洋文化节开幕式现场 (资料图片)

  舟山要打造的重点文化产业基地

  新城创意软件产业园

  主要包括基础服务平台建设和创意文化产业服务,形成集研发、孵化、培训、生产、生活、贸易、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软件和创意产业集聚区。

  以桃花影视城为龙头的影视文化产业园

  通过以文化创意为发展理念,以发展影视文化为产业主导,以影视艺术展示和传播为核心产品,并集会展服务、影视体验、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运营管理模式,按照品牌化、人本化、国际化的要求,建设以桃花影视城为龙头的影视文化产业园。

  舟山渔俗渔村文化产业基地

  通过建立海洋渔俗文化保护区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文化空间和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在嵊泗黄龙岛、普陀白沙岛、东极诸岛、桃花岛、马岙、东沙镇等渔俗文化保存较好的区域,努力创建国家级海洋渔俗保护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

  舟山渔民画文化基地

  依托现有渔民画创作基础条件较好的渔村,建设若干中国渔民画文化基地,力争使我市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渔民艺术城。拓展舟山渔民画精品产业市场,推进舟山渔民画与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工艺类礼品开发、家庭装饰装修用品开发、各类生活纺织用品开发、动漫创作等的结合,规划建设集渔民画衍生产品开发、营销及宣传平台为主为一体的集聚区。

  鲁家峙文化创意园

  位于沈家门渔港南岸、鲁家峙北侧的鲁家峙岛以依城傍港的区位特色和曲线流畅的海湾景致为基础,计划占地面积约100亩,利用鲁家峙原有的码头、船坞、输冰道等渔业生产遗迹和旧厂房,建成集文化创意、艺术展览、海洋文化遗产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世界级文化创意园区。有效保护沈家门渔港工业遗存,推动会展产业,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朱家尖“自在岛”

  朱家尖“自在岛”园区包括整个朱家尖岛48平方公里,“自在岛”的核心就是张艺谋的旅游大戏“印象·普陀”和佛教学院为基础的3500亩土地区域,作为一个“自在岛”,计划投入35亿~50亿元左右。“自在岛”项目突出观音文化,围绕“修、疗、娱、吃、购、住”,形成集佛教文化、修身养性、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园区,旨在理疗人心、促进众生和谐、延伸普陀山佛教文化、体现朱家尖主题。

  作者:袁甲

  舟山晚报

来源: 舟山晚报   作者:    编辑: 潘洁
打 印】【顶 部】【关 闭
转发: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版权声明
  凡注有舟山新区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舟山新区网消息”的稿件,均为舟山新区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舟山新区网”,并保留“浙江在线·舟山新区网消息:”电头。
联系电话:0571-85311044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浙ICP备0500214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