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自行车未按照要求办理上牌,已经不能上路,请带上身份证到综合文化礼堂去办理上牌手续。”4月28日上午,在普陀山龙沙隧道附近的梅岑路上,普陀山交警和城管部门正联合对岛内上路自行车开展检查。“现在岛内上路自行车上都要有二维码标签、钢印编号,持牌才能上路。”普陀山交警大队普陀山中队中队长严伦介绍,经过近段时间的集中上牌,岛上已有2800余辆自行车实现“有码有牌”。
4月21日起,舟山市普陀山景区无牌上路自行车整治工作正式启动。普陀山籍居民、特种行业和公用事业类单位人员等符合自行车上牌条件的人群,可申请自行车钢印编号牌及二维码标签,持牌使用自行车。景区采取“人、车、码、号”统一登记,建立一车一档,并通过自行车软件管理系统进行精细化管理。同时,对一批无法上牌的车辆及时进行处置。
“普陀山坡陡弯多,下坡时车速会很快,不熟悉路况的游客在景区骑车有较大安全风险。”普陀山-朱家尖管委会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韩向阳说,“近年约有三分之二的交通安全事故都与自行车相关。”
近年来,随着景区香游客逐年增加,从业人员也不断递增,因山上机动车辆严格管控,众多从业人员依靠自行车作为交通出行工具,自行车数量大幅度增长。到2019年底,普陀山景区自行车保有量达到12000辆以上,且多集中在前山客流车流密集区域,自行车在景区随处可见,又缺乏有效管理,侵占了大量景区资源、社区公共空间。韩向阳介绍,景区计划将上牌自行车辆数控制在4000辆以内,并陆续撤销部分停车点,实现“让路于客,撤点还景,安全舒适”的目标。
自行车精细化管理的同时,景区也进一步完善公交出行和公共物流体系,方便群众和从业人员出行。“以客运码头到合兴站的班车为例,原本公交车为每半小时一班,现在我们加密到了每15分钟有一班次。”王舟说,除了优化调整公交班次,景区也在在中途站点安装了“智能呼叫系统”,减少群众的等候时间。此外,景区还对符合从业条件人员实行公交乘车优惠政策,加强港区码头的零单物流配送,切实保障从业人员交通出行和生产生活需要。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编辑: 郑元丹 |